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
时间:2021-07-02 09:32:56
绘本,也就是图画书,“画出来的书”,顾名思义,只看图书就能让小小的心灵感受书中的美,感悟书中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1
一、熟读绘本情节,挖掘数学资源。
1、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的删减绘本画面。
数学绘本中蕴涵了丰富地教学资源,首先我们要用心挖掘,深入探究,根据教学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地身心发展特点,对绘本作相应地筛选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地教育价值。在对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地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地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如小班绘本《吃了魔法药地哈哈阿姨》,这本书地数学点就是用圆形、三角形、方形三种图形进行创意拼图,共有三十几页,由于小班孩子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短短地15---20分钟时间内, 想每页都讲全,不可能,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因此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对绘本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设定地教学目标、重难点来删减相应地画面,最后保留故事地开头,中间“圆地老鼠”、“方地狗 ”及“三角形帆船”和故事地结尾6页左右,整个教学画面人物简介、主题鲜明,既突出主要数学元素画面,又保证了绘本故事地完整性。
2.同一绘本,可适合不同年龄段教学。
在教学中,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各年龄段幼儿有不同地要求,如物体地分类,要求小班孩子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中班孩子可以不受其他物体特征地干扰正确地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初步尝试物体地二次分类,大班孩子能进行物体地二次分类并迁移经验,运用于生活。因此在设计数学绘本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各年龄段地教学要求,合理地选择绘本中地数学知识来制定不同年龄段地教学目标。如绘本《大熊地储藏室》,既可以在中班教学也可在大班教学,如在中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能根据物体地三种特征进行的分类,初步学习物体地二次分类。在大班教学重点可设计为初步尝试按种类进行第一次分类,小组合作探索第二次分类,能与同伴共同概括、分类,并把分类地方法和作用迁移在生活中。所以我觉得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不同年龄段地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应如何去把握绘本中地数学点,把它放大、放宽,并能积极探讨、研究,大胆尝试,让同一绘本在不同年龄段地数学教学中有不一样地教学效果。
二、品味绘本的精髓,有效组织幼儿进行教学。
1.选择知识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制定是非常关键地一环。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地预期地结果或目标。它不仅在方向上对教学绘本活动地设计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中地步骤和方式也具有一定地功能。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突出知识点、合理、科学地制定。如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地猪》,这本书地知识点是学习多种数数方法及用不同的书写方法表示相同地数量。我把本内容设计为大班下学期教学,具体目标:1.了解相同地数量能用不同地书学方法表达。2.能用多种方法进行20以内地数数。因此这节课重难点我确定为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进行20以内地数数,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设计也有据可依了。
2.制作形象、生动地教学具,并能有效利用。
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制作一些与绘本文本相匹配地教具,并要真真切切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如在绘本数学《乱七八糟魔女城》第一个活动环节:“按规律接着往下排”中,老师通过绘本情节创设了与绘本相同地场景:铺了一条规律地鹅卵石路,路边摆放着各种不同规律地物体,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说出几种物体排列地规律,然后让幼儿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根据已有规律接着往下排,孩子在操作时,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沉浸在游戏情境中,边说边排:两朵红花、一朵蓝花,当教师展示了孩子合作铺好地小路时,孩子们不禁鼓起了掌。又如绘本《大熊地储藏室》,我为孩子提供与绘本相匹配地学具,在第一次按种类分类地基础上,让孩子自由结合,共同探索各种地食物地第二次分类,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兴致勃勃,摆弄着形象、逼真地材料,有地孩子按大小进行分类,有地按颜色进行分类,还有地按形状进行分类,他们通过模拟情境,在与材料地互动中主动学习、探究,享受着成功与喜悦。孩子们边玩边学,在轻松、愉悦地操作活动学习着,体验着,使原来枯燥抽象地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达到了较好地效果。
3.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数学绘本中激发幼儿探究地欲望呢?我这应该从提问着手,加强提问地有效性,使提问更具有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地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真正地会思考、会学习。绘本中数学的教学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地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幼儿地思考,在教学实践过程里,我们围绕活动地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1)以猜想式提问导入活动。例如:《世界上最帅地猪》教学活动导入时,可以这样问:公主喜欢地是数数先生,那请你猜一猜,数数先生会怎么数数呢?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数数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发挥幼儿地想象力,更能激发孩子学习地兴趣。
(2)用开放式提问突破重难点。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学活动中,重难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地不同特点进行排序,我设计了这样地问题:长颈鹿想第一个吃桃子,为什么呢?(从高---矮)犀牛想第一个为什么呢?(从重-----轻)每一种小动物都想第一个吃到桃子,它们各自地理由是什么呢?然后让幼儿根据每种动物地特征进行探索、思考,想出他们不同地排序方法,通过开放式提问,在教学中发挥了幼儿地主动性、自主性,给了孩子更宽地思维空间。
4.适当引导,提高探索活动中地指导性。
在绘本数学教学探索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孩子为学习地主体,把学习地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摆弄材料地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在绘本数学《蜈蚣叔叔地袜子》中,只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交替排序,应该怎样使用操作材料,按什么规律排序,要留给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幼儿操作时,教师适当运用个别引导,语言提示方法,如幼儿在操作时,教书可语言提示:“除了按颜色不同排序,在数量上能不能有变化?”通过这样地间接指导,孩子地探索活动会得到不断提高,孩子地思维会更宽阔。
三、迁移绘本经验,运用生活实践。
“会用初步地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地问题,体会数学地意义”是大班科学领域地数学教育的内容。在绘本数学教学中,我始终把这块内容设置在教学目标上,并在活动中实施、体现。绘本活动《让谁先吃好呢》最后一个环节:迁移经验,请孩子说出生活中也可以按照大小、高矮、轻重、长短来排序?有的幼儿说:小朋友排队时也可以从矮到高排;月亮地变化有时是从小到大,有时又是从大到小地;举重运动员举重时,成绩相等时,体重轻地得胜。又如绘本数学《大熊地储藏室》最后一个环节:说说生活中地二次分类,有地幼儿说出超市中物品地摆放,书店中图书地摆放,服装店服装地分类摆放等等,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已经把学到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班级图书按大小、厚薄进行分类,图书角摆放得整整齐齐。孩子已经观察到了生活中地数学知识,并且能把它和课堂中地知识联系起来,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这就是我们教学所追求地。
四、数学绘本为主,整合各科教学。
《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地引导者,又是活动地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地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地情趣”。因此,在绘本数学教学时,我们注重了课程整合,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使幼儿在学习数学地过程中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如数学绘本《很特别地音乐故事》,孩子通过阅读绘本,知道音地高低、长短、拍子和节奏等构成音乐地很多要素在里面都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从而让孩子明白要完成优美地音乐,数学起着多么重要地作用。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地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了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地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地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地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地空间。数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2
数学绘本,讲的则是有关数学的故事。它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却又偏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事;它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却恰恰让孩子们发现数学是一种规律;它看起来很活泼,却讲述的是一则则实在“枯燥”的故事。这正是数学绘本带给我们丰富,而又多变的感受。
在以绘本为载体,与幼儿共同探索数概念的一系列活动中,我更多地发现了绘本为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所提供的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甚至是诗意的活动情境。在进行绘本的教学时,除了需要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教师必须同样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对数学的关键经验进行解剖和分析,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使得教学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够紧密整合。此外,教学活动必须紧紧把握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原著所传递的思想,让幼儿在“数”阅读的过程中仍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一、数学绘本的解读
任何一种教学,都不能忽略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绘本的教学,更应如此。我们始终不得不佩服绘本的原作者在撰写绘本时中运用的智慧和创意。他们将深刻、深远的哲理,蕴含在一些简单、灵动的人物身上。有阅读经验的人,通常也都能感受到,绘本是经得起多番阅读和重复欣赏的作品。初次的阅读,往往不能接触到其本身的价值,只有一再的品味之后,也许我们才能感悟作品的真谛。数学绘本,更是如此。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一书,以“模式排序”为数学点,故事的内容很单纯,一位勇敢的公主要拯救好朋友“小王子”,在拯救王子的途中,公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关,例如,要找到开门的钥匙,要帮助巨人涂脚趾甲,要修好桥才能过河……这些重重险阻,都需要幼儿运用对规律的感知,才能通过。因此,故事引导幼儿探索身边存在的规律性,带领幼儿寻找隐藏在生活的角落中的数概念。但是,绘本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让幼儿感知到“模式排序”的规律,似乎还在传递着另外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在多次阅读后而尝试发现的。
初读绘本时,可能就会感觉书名拗口、复杂——《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其实,书名所显示的也正是绘本所要传递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才是在绘本的阅读中作者所要让读者感知的。
模式排序,在幼儿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也曾在游戏情境的教学中,或是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操作和摆弄,积累数经验。这种教学情境,对幼儿而言是非连续性的,教学中的情景是单一的,有时也往往是为了解决“排序”的问题而单独出现的。例如,提供不同的图形,按模式铺路;提供不同颜色的珠子,按模式串项链。但是,这一系列的模式教学,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认知模式,更多地则是感受排序让事物变得有规律,体现一种规律美。这种数学精神,正是《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所要最终传递的信息。
在书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细致地将所有的“无关”场景都展现地有规律。例如,王国里的房子和树,按规律排序;王国里的冰淇淋,按颜色的规律排序;魔女的头饰,按颜色规律排序。我们在和幼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幼儿的观察能力往往比我们更为地细致和细腻。他们会观察到《爷爷一定有办法》中,书页下方小老鼠一家的生活;他们会观察到《花格子大象艾玛》中,书页角落里小鸟身上格子的变化。也许,作者正是关注到幼儿在阅读图书时的这种特质,才会仔细到要让整本故事书都展现出“规律性”;也许,作者正是通过将一些典型性的“模式”场景变得连续起来,使得“规律美”的体现地那么刻意,却又隐藏颇深。作者在书名中就展现出对“规律”的钟爱,所以才将“乱七八糟”一词突显出来,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规律是美”,“无规律是乱”的这种深邃地思想。
对于《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细阅读,才能使我感知到作者的用心良苦,让我深感,作品中每一副图片的重要性,这就有助于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围绕着作者所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而展开教学。也许,这才不失数学绘本的教学中,即有数学性,又有阅读性的一种基础。
二、数学绘本的教学设计
在对绘本有了深刻地领悟和感受之后,才能够对教学活动有正确的设计和设想。基于对数学绘本教学一个基本定位,教学的设计需要遵循数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明确教学活动本身的数学特质,才能够把握好集体教学活动的逻辑性和顺序性。数学活动本身,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重难点,抓住教学中幼儿学习的关键经验,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环节,从而才能帮助幼儿积累有关的数经验。此外,数学活动更应将操作的作用凸现出来,让幼儿通过摆弄、操作,建构数概念。幼儿的操作不仅仅帮助幼儿发现活动中需要幼儿获得经验,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帮助教师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个别化操作的材料,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有时由于讲述故事的需要,可能会减少了对操作的运用,或者用“教师讲”或“录音讲”的方式代替幼儿的操作。但在实践中,我们仍应强调,数活动本身,是借由幼儿的操作而展开的。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的发现,才是幼儿建构数概念的根本所在。
就《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的故事而言,在设计以模式排序为核心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这样的一种转变,即变“口述教”为“放手学”。这种操作性,就会使得绘本数学的教学与绘本阅读的活动明显地区分了开来。例如,“找钥匙”的环节设计中,我就请幼儿观察水果树,并发现水果树上水果的排序规律,而非“倾听”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的自主发现和讲述。这样既能提高幼儿观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同时通过对“规律”的强调,从而能让幼儿更为接近书中原作所要传递的思想。
其次,数活动本身,需要尊重幼儿数概念发展和数学学习的基本逻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任意改动和调整。这种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精神,也是教学的根本。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我们更需要在尊重原著作品的基础上,尊重数学教学的逻辑性。
就模式排序本身而言,其包含了按规定模式模仿排序的练习、模式接着排的练习、模式填空排的练习,最后即为创造模式。可以说,之前的三种不同的排序练习,是幼儿进行创造排序的基础。当幼儿接触到一种新的模式时,教师必须按照幼儿模式排序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活动。而在模式排序的学习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对模式的识别。这种识别在学习新的模式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在众多无规律的事物中,寻找到有一种规律性的事物,并加以表述,从而为后续的模式学习奠定基础。《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一书中,围绕着ABC模式排序而展开,在环节的设计中同样不能用离开幼儿学习模式的这种规律性,随意设计。根据幼儿学习模式排序的规律,我同样设计了铺路、找钥匙、为巨人涂脚趾甲、铺桥四个基本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不仅符合幼儿学习模式排序的顺序和规律,也与数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相一致。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3
绘本故事《小房子》讲述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反而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深远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让幼儿了解年月日及四季关系,在游戏的过程中辨别左右,潜移默化的渗透数学知识。
一、材料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
《小房子》原著比较冗长,涉及的点很多,“全盘拿来”显然不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根据数学领域的有关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巧妙加工,将时间和空间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在感知年月日的同时了解四季的变化,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生活经验。
二、环节紧扣,各领域相互渗透
整个活动以小房子的心情为主线,通过比较三次心情的变化引出主旨升华: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在过程中结合已有经验,对月亮排序,对四季分类,辨别左右,选择最短线路,将数学知识贯穿在整个故事中,同时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
三、从做中学、从玩中学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我采用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学习形式,运用观察、倾听、讲述、操作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想说、敢说、会说,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边玩边巩固“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孩子们也更有兴趣。
提高:掌握好活动的节奏。前半部分讲解时语速过慢,时间拖拉,导致后面重点内容时间紧张。对幼儿的回应语有点单一,应更加丰富。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4
做老师多年,我逐渐意识到,保护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如植物般自然成长是多么重要。
我所在的学校,家长大多很重视孩子的阅读,孩子的领悟能力也比较强。那天,我给低年级孩子上《水乡歌》,这是一首诗歌,共三节:水多、船多、歌多,形式极为相似。上课时,我把这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绝好文本,因此我在重点指导学生感悟品读了“水多”之后,和学生一起小结了第一节的学习方法:(1)读一读,画出让你感觉到船多的词;(2)再读一读,把船多用声音表现出来。希望学生按这样的方法来自主学习“船多”。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后,我再提问:“你从哪看出水乡的船多呢?”学生的回答往往都很顺利,他们很快便能找到“千”“万”“白帆片片”“飘满”等词,课堂气氛很活跃,理解很到位。
可有一次我去一所郊区学校送教,这个问题一问出,课堂气氛突然变冷,无人举手。我意识到由于生源的差异,这种“半扶半放”的学习方式对这些初次尝试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了。
终于盼到一个孩子举手回答,谁知他开口便说:我从“驳”字看出船多。这太出乎预料,在后面听课的班主任也急得直摇头。而此时,我不能叫这个孩子坐下,因为本就无人发言,若叫他坐下否定他,那么教学无疑进入死胡同。
突然,我脑中闪过备课时找的有关“驳”的图片,产生一个念头:会不会这个孩子见过驳?我追问:“能告诉大家,你的理由吗?”这个孩子吞吞吐吐地说:“因为船一个连一个。”我一听这话,内心一阵惊喜,果然如此,于是赶紧问:“能说得再具体些吗?”他说:“我在老家看到过的,湖面上的船像排队一样,连在一起,爷爷说那是驳。”我当时真有一种捡了宝的欣喜。我虽然在备课时充分关注了“驳”这个字,查了字典知道它是“由拖轮带动的船,往往一只连一只,很多,载货量极大”,并且还找了图,但我当时的目的仅仅是帮助孩子理解这个字,却从未关注过“驳”自身就体现着船多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不论是教参,还是收集的同行教学设计,都从未有人提过这个字能表现船多。
这个孩子出人意料的回答,不仅解决了课堂难点,还带动了课堂的气氛。我庆幸在他脱口而出“驳”字的时候,没有否定他,没有错过那个“驳”字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在那一刻,他是我的老师,他用一个字让我意识到成人思维太过僵化,太容易被已有经验所限制。这个“驳”字向我展示了儿童思维的无限开阔性与独特性。只是,若不是公开课,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呢?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与生活中有着太多像“驳”字这样的契机,只可惜我们未必会如公开课般耐心引导,积极赞许,而是常止步在大人的习惯思维中,忽略、错失、甚至伤害了这份含苞未及绽放的儿童智慧之花。
教无定法,顺应儿童思维的教育探索永无止境。儿童思维的智慧是一种本真的表现,是容易遗失的,仅靠自身是难以成长并发展的,它需要家长和老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守候,用一种充满希望的眼神去关注,用一种长远的目光去培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儿童智慧健康成长的守护者与点灯人。而且,孩子们往往会用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展现我们成人从未见过的或错过的美景,这才真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我们常说蹲下身来和孩子交流,这绝非仅仅拉平身高的落差,缩短空间的距离,而是能放下成人思维的束缚,用心来感受儿童的思维世界,认同他们,理解他们,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教学才是真正的“蹲下身子”。
要知道,被我们大人一点点遗忘掉的那个小孩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有着奇思妙想,有着无限创造,有着太多惊喜的世界。只有当大人努力寻回自己曾丢失的童心,做个有成人眼和孩子心的人,与孩子贴心交流、用心引导,才有可能培养出“非常了得”的孩子。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5
现在对幼儿教师而言,感觉最头痛的就是班级里面有调皮捣蛋的学生存在。但是任何一个班级总会有那么一些学生是纪律表现不太好的。就算处理的一个也总会有另一个存在。因此,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对那些调皮的学生必须有效的管理。怎样教育好这些调皮学生我有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赋予职务
赋予一些调皮的的学生职务,大到班长,小到组长。给他们安排一定职务一是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二是让他们有事干。在管理中采取追究责任制,即哪一个方面做不好就找管理的同学。而他们要想不被批评那就得把工作做好。有时都是学习好的学生当班干,对调皮的学生管不住,甚至出现管理了还被骂的现象。不过话说回来,班级的正常运转还是要的,班级里面还得有几个负责任的班干配合班主任工作才行。
二、多开展课外活动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单可以锻炼身体,同是也可以树立一部分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都知道经常违纪的同学往往都是不善于学习的同学,他们每天巴不得早点下课好去玩,而这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差。要想管理好这部分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班级之间举行各种比赛。让这些“调皮”的学生有事可做。同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这部分同学不单锻炼好,学习也进步很大。
三、多表扬
也许有的老师要问,这些同学都是班级里面最差的,有什么好表扬的呢?其实不尽然,调皮的学生大多数除了学习不好之外,其他方面也并不比学习好的同学差。所以我们老师在管理时得先了解学生的特性,有时必须放下老师的架子。
四、多和家长沟通
可以说有的学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长。因此,我们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掌握学生的其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有必要时得多与家长联系。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其实调皮的学生不是天生的调皮,他们在学校之所以难教,不听老师讲,归根结底是他们进入学校后对来校的目的不明确。因此要想真正的管理好调皮的学生,必需让他们懂得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自己都学会了什么?自己有收获了没有?那么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进行分层次管理。我想在平时的管理当中就需要老师做到心中有学生、多交流、多总结。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 围绕教学活动随笔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相关的文章
[教师随笔]图文推荐
- 上一篇:中学数学教师教育随笔
-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随笔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