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1-07-01 23:26:21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教案是老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五环旗的课件)
教师: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为此一个学校举行了一次庆祝活动。
教师:孩子们,从画面中你们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都举着奥运会“五环旗”,每面旗帜上有5个环。(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旗帜上的5个环)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环。
让学生逐个把5相加,5个5个地数。(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自行探索。
教师:除了用数以及用加法算得5面、6面……9面五环旗分别有多少个环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教师:你们能写出乘法算式吗?鼓励学生写出5×5,5×6……5×9等乘法算式。
教师:孩子们,这些算式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编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加以点拨。逐步尝试说出5的乘法口诀。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小组编的5的乘法口诀。教师小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并板书口诀。
(2)齐读口诀。
(3)记口诀:请学生观察这5个乘法算式和口诀,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引导学生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5的乘法口诀)
①让学生选好记与难记的口诀;
②让学生自由背诵;
③让学生小组比赛背口诀;
④拍手背口诀,教师对口诀;
⑤看口诀列式。
教师说口诀,学生写算式。(强调一句口诀写两个式子)
三、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树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几间漂亮的蘑菇房子。兔子身上有门牌号,蘑菇房子的门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师: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小兔找家。
抽学生帮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对了,口诀也说对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开家门。教师注意表扬评价学生。……
四、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教学内容,第34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
2?认识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三角旗、折扇、剪刀、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
学具:三角板、白纸两张、硬纸条两根、图钉或针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我们班的浩浩是个小收藏家,他喜欢把自己用过的或漂亮的东西当成宝贝一样,收藏在自己的这个小宝盒里(打开电脑,出现宝盒)。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究竟藏了哪些宝贝?(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盒盖打开,从盒里飞出折扇、足球、红领巾、玩具熊、三角板、杯子、易拉罐、三角旗、数学书、闹钟、光盘。(将有角的放在右边,没角的放在左边)
教师:浩浩的宝贝还真不少,他还把宝贝分成了两类,你们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分的吗?
学生:根据有没有角分的。(有角的在右边,没角的在左边)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可以看到很多的角。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过哪些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二、实践探究
(一)教学角的初步认识
1?认识角
多媒体课件出示刚才分类后的实物图:折扇、红领巾、三角板、三角旗、数学书、闹钟。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实物图,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哪里是角。
(多媒体课件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并闪动每个图中角的部分。)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己的三角板,找到上面的一个角,握住这个角,向手掌心里刺一刺,有什么感觉?注意,不能用力过猛。(扎手、痒、疼)说明这个角是怎样的?(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这个角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用纸折角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角,你会用纸折一个角吗?请同学们拿出你喜欢的一张纸,折折看。折好后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活动折角)
学生:两条折痕很直、很光滑。教师:谁能给我们摸到的平平的、直直的折痕起个名字?(边)
学生:折出的这个尖扎人有些疼和痒。
教师:谁能给这个尖尖的很刺人的点起个名字?(顶点)
教师:看着你折的角,谁能告诉大家角有几条边、几个顶点?(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教师选出钝角、直角、锐角形状的角各1个贴在黑板上,并有意识地将角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备用。)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如下:
3?做活动角
教师:利用你们手中的材料——两根硬纸条,你能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吗?学生小组活动做活动角,做好后组间交流是怎样做成这个活动角的。
教师:角有大小吗?(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魔术游戏——变大小。每个小朋友拿好自己做的活动角,听口令,变角的大小。边变边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学生: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师:用活动角摆出两个角,一个是边比较长,一个是边比较短,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不统一,有的认为边长的角大,有的认为边短的角大,有的认为一样大。)
教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那谁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比一比,究竟谁大?(将两个角重合)结果发现它们一样大。这说明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师:这是同学们刚才折的3个形状不同的角,谁能来说说这3个角中哪个?哪个最小?
4?概括角及各部分名称
教师:观察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角、自己折的角、做的角,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画出来吗?试试看。板书在黑板上。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边说边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小结:通过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操作,初步认识了角,并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几道题,看谁回答得好。
5?练习电脑
出示: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二)初步认识直角
1?观察数学书的封面看看它上面有几个角。你认识这些角吗?它叫什么名字?
2?联系生活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上面有直角,并指出来。(小组互说)
学生:黑板面、五星红旗、桌子面、墙面、笔盒面上都有直角。
教师:找一找,我们的三角板上有直角吗?
教师:老师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下来,你能找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板书:教师:老师在直角处画“┐”符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折直角
教师:拿出一张你喜欢的纸,你能折出一个直角吗?小组活动后汇报。
三、巩固深化
教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角,那么你们都知道了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教师:瞧,数学博士正从数学王国中赶来,他还从数学宝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你们想不想和数学博士比一比?
(电脑:出现数学王国,从里面出来一位数学博士)出现:
(1)用3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角?(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2)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同桌互指、汇报交流)
(3)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直角?(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自己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在你的家找一找角,指给你的爸爸妈妈看。还可以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如装修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角,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地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你就会越变越能干。
五、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106~107页整理与复习及练习二十一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学生本单元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都有哪些收获呢?请你们翻书整理第70到105页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什么是平均分?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你能解决哪些乘除法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翻书整理。
教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抽取一组全班交流。
学生1: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学生2:我们学习了除法,知道除法就是平均分。
(学生只需理解除法的意义就可以了,不用很规范、严格)
学生3:我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叫什么,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学生4:我还知道除号的来历。
学生5:我知道怎样计算除法,根据除数和被除数想乘法口诀求商。
学生6:我认识了倍,会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学生7:我还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许多平均分的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很会整理知识,那你们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吗?
学生:能。
二、基础练习
1.出示106页第1题,复习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指导审题:小朋友们,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算式?
学生审题后回答:除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写的除法算式?
学生1:12÷3=4。
教师:为什么呢?学生1:因为一共有12个西瓜,平均分成3份,要求每一份是多少,所以用12除以3表示每份有几个西瓜。
学生2:12表示分的西瓜总数,3表示分成的份数,4表示每份有4个西瓜。
教师:你能说说你的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吗?
学生: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学生3:我的算式是12÷4=3,我想一共有12个西瓜,每份4个,一共可以分成几份呢?三四十二,所以可以分成3份。
教师:你的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学生3: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
2.完成106页第2题,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教师:48除以6为什么商8呢?
学生:48÷6等于几呢?我想几乘6等于48,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所以商为8。
再让学生说说27除以9为什么商3。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学生先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算一算。
学生1:把24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6根。列式是24÷4=6,24代表被分的总数,4代表分的份数,6代表每份6根。
学生2:24根小棒,每8根分成一份,可以分3份。列式是24÷8=3,24代表被分的总数,8代表每份8根,3代表24里面有这样的3份。
学生3:第一排摆32根小棒,第二排摆4根小棒,第一排摆的小棒根数是第二排的8倍。因为求第一排小棒根数是第二排的几倍,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4,因为四八三十二,所以32里面有8个4,所以32是4的8倍。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3.练习二十一第3题
教师:小朋友寄过信吗?今天我们要把几封信投递到对应的邮筒里。(课件展示)第一个邮筒表示什么?
学生:3的倍数。教师:第二个邮筒表示什么?
学生:8的倍数。教师:会投递信吗?自己在书上借助直尺和铅笔连一连。
4.练习二十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讲评。
四、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106~107页整理与复习及练习二十一5~13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和倍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1.完成第107页第3题
教师:一个饲养场有56只鸭,8只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
教师:那能解决自己提的问题吗?学生:用56÷8=7。
教师:怎么想的?
学生:我想求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所以用56÷8,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里面有7个8,鸭的只数就是鹅的7倍。
2.练习二十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明白算式的意义。
学生:求篮球个数是足球的几倍,就是求40里面有几个8,用40÷8=5,五八四十,所以商5。
二、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完成第107页第4题
教师:咱们班进行大扫除时分组吗?怎么分的?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现有资源进行教学,也可利用书上的数据教学)
教师:现在我们班有36人,
(1)如果只分成4组,平均每组几人? (2)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你能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2.练习二十一第5题
教师:“乖娃娃”童装店新进了一批商品。小朋友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袜子每双3元,棉鞋每双24元,棉衣每件36元,手套每双6元。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1)买7副手套,要多少钱?
(2)1双鞋的价钱是1双袜子的多少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7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9题
教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方法?
学生1:40÷5=8,40颗扣子,每5颗为一份,可以分成8份,所以可以钉8件衣服。
学生2:每5颗扣子为一份,9件衣服就有9个5颗,所以用5×9=45(颗)。
四、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师:要过新年了,同学们布置“迎新年”会场,需要搬8套桌椅。
教师:观察图,你还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我发现一套桌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教师:那要一次搬完,要多少名同学呢?
小组内商量一下。
学生:两个人搬一张桌子,一个人搬两把椅子,所以搬一套桌椅需要3个人,8套桌椅就需要8个3人,所以8×3=24(人)。
2.练习二十一思考题
教师:二(1)班小朋友排队到医务室检查视力,每批进去6人,小华排在第32位,他第几批才能进去?分小组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5个6人是30人,6个6人就是36人,小华排在第32位,所以应该第6批进去。
五、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4题,练习十八第2~5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倍的认识。
2?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乒乓球、羽毛球若干,卡片。
学具:小三角形纸片、小圆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二(1)班小朋友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请看屏幕:(实物投影仪出示例3图)
教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一小组和二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教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真行!
学生:……
学生:第二小组植树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几倍?
教师:说得真棒!谁能解答吗?
学生:用14÷7=2。
教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屏幕出示:第三个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教师:你能解答吗?请小朋友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可以借助你的学具,代替树苗。
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可能用学具来摆:先摆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为1份,摆3份来表示第三个小组植树棵树。也可以用画竖线的方式来表示:7根、7根、7根;也可能凭借前面对“倍”的理解直接说出“第三组植树棵数是3个7棵那么多。”
教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办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理解了这幅图的意思,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向同学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先在一个圈里画7根竖线代表7棵树苗,再在右边一个更大的圆圈画3个7根竖线,因为3个7是21,所以第三小组植了21棵。
教师:你们小组能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真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学生2:我们小组用小棒代替树苗,第一排先摆7根,第二排摆7根、7根、7根,数一数,3个7根一共是21根。
教师:太棒了!你们小组同学很善于动手操作,值得大家学习。
学生3:因为第一小组植了7棵树,把7棵看成1份,第三小组植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就有3份,也就是3个7。……
教师:你们现在知道“第一小组的3倍”应怎样计算吗?
学生1:求3个7是多少就是7×3=21(棵)。
学生2:也可以写成3×7=21(棵)。
教师:你们说得都对,求3个7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请学生完成书上例3的方格填数。
三、课堂活动
1?第3题学生分小组,一人出示卡片(小组每人准备4张卡片),另外3人回答。比比看谁说得最准确。一人出完题后交换。
2?第4题学生完成第4题,独立完成后请学生用投影仪展示,并向同学们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1:因为△有4个,○是△的3倍,我就画了4个○表示1份,再画了这样的2份,就有3个4,○就是△的3倍,所以○有12个。
学生2:因为△有4个,○的个数是△的3倍,就是4的3倍,就是3个4是12个,我就画了12个○。……
3?练习十八第2~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的第2,3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这两题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讲评,结合题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四、反思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引导学生小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五、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 上一篇:2021儿童节作文200字左右
- 下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