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集团创始人蔡衍明:19岁当老总赔掉一个亿

时间:2021-07-02 11:34:10
旺旺,中国家喻户晓的食品品牌,许多人童年甜美的回忆。鲜为人知的,是它的主人,来自台湾的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蔡衍明,中国台湾企业家,号称“米果大王”,一起来看看蔡衍明的创业之路。
  作为台商,蔡衍明霸气十足,又十足低调,从湖南出发,靠卖一包一包米果成为休闲食品大王,并以财富500亿元成为“2012胡润中国大陆外来首富”。蔡衍明不是儒商,而是充满江湖气,这恐怕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最初,他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爱当老大的风流公子。
  败家子
  19岁当老总赔掉一个亿
今年57岁的蔡衍明出身在台北一个富贵家庭,在家排行老幺,深受父亲的宠爱,不爱读书,却爱当老大,大部分的知识都从街头和电影院获取。在父亲开设的中央戏院里,他一天能看上十部的电影。
高中时,由于两次和学长的冲突,处于叛逆期的他索性退学,进入父亲的制冰厂工作。
1976年,他19岁,父亲从朋友那里接下了主要加工鱼罐头外销的宜兰食品厂。因为父亲没有时间经营,蔡衍明便主动请缨去厂里当起了总经理。他回忆:“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认识,我又不敢问。损益表是赚是赔,我也不知道。”
啥都不懂的毛头小伙却操心起食品厂的战略转型。他觉得做OEM(俗称代工生产)要看别人脸色,决定转做内销,并开始生产“浪味鱿鱼丝”。结果一年多下来,赔掉一个多亿(台币),不得不找家里贴钱补救,落下个“败家子”的称号。只要别人多看他两眼,他就觉得人家在笑他,更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一度想跳楼自杀。
3年后,22岁的蔡衍明观察到台湾稻米资源过剩,盘算着如果做日本米果生意,应该可以扳回一局。于是,他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寻求合作。64岁的桢计作社长连连拒绝,怕小伙子办事不牢,坏了自己的名声。
整整两年,蔡衍明频频拜访桢计作,终于获得米果制造的技术输出。此后,爱狗的他将公司取名旺旺,迅速成为台湾米果市场老大。至今,蔡衍明仍将桢计作称为“旺旺之父”,在总部竖立铜像。
  价格战
  你定30块我标5块
1992年,35岁的蔡衍明生意已经相当成功,但台湾市场局限性太大,“不够刺激”,他把目光投向了大陆。因投资额仅在千万级别,他没选沿海,而是成为湖南首家台企,因而享受不少优惠政策。
投产后,蔡衍明参加郑州糖酒会,收到了300多份订单,过后却没有经销商来交钱提货。第一炮没有打响,眼看食品就要过保质期,情急之下,蔡衍明决定将产品分送给上海、南京、长沙、广州等地的学生试吃,结果孩子们爱不释手。
蔡衍明抓住时机狂投广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台词很快路人皆知,可爱的旺仔贴画更是随处可见。最终,投产当年他创收2.5亿人民币。
1994年后,两百多家食品厂加入“米果大战”,其中就有同样来自台湾的康师傅。激烈的竞争使米果价格由最初的1公斤50元降至30元。
面对危机,蔡衍明推出四个副品牌的低价米果,并一口气将自家产品骤降到1公斤5元,狠辣令人咂舌。他说,“除根之后,才好做”。
为了降低成本,他拼命扩大生产规模。“一下子要盖很多工厂,我们又没有那么多钱。我就给各县政府写信说要投资,条件是政府出资盖好厂房出租给我。”
正值招商引资热潮,蔡衍明发了1000多封信,收到不少回应。此后,他又掀起几番价格战,将竞争对手杀得所剩无几,米果老大的地位再无人撼动。
  两上市
  200天“光速”撤新登港
1996年,蔡衍明决定将旺旺挂牌上市。当时在台湾申请上市的程序非常复杂,而新加坡政府又正大力吸纳中国企业去当地交易所上市,于是蔡衍明舍近求远,选择在新加坡挂牌。但新加坡股市交投不够活跃,自从旺旺上市后表现一直平淡,虽然每年净利率达16%,却只有15倍的市盈率。而同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市盈率一度达40倍。
在投行的建议下,蔡衍明决定转投港交所。不过,精打细算的他不甘心让投行与私募狂分利润,他做了一个相当江湖气的决定,用自己的团队替代专业私募。
2007年5月28日,他以私人名义向12家银行财团联贷8.5亿美元,用于收购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旺旺26.35%流通股股份,以完成私有化,转投H股。这一做法无疑极其冒险,因为他要顶着每天高达15万美元的贷款利息,时间越久,对他越不利。
这一回,蔡衍明不仅让外界体验到他的决策之大胆,还看到其行动之迅速。从撤离新加坡,到登陆港交所,前后只用200天,旺旺的市值则从35亿美元提至51亿美元。
同时,他还完成了公司的重组,把核心业务食品饮料业务单独剥离在港上市,旗下医院、酒店、房地产等业务则分拆至新成立的“神旺控股”公司中,作为家族私有,成为业界公认的近些年来亚洲规模最大、杠杆比率最高的巨额融资经典。
  惹争议
  变身媒体大亨被痛骂
2008年11月之前,在普通台湾民众心中,蔡衍明还是个台商英雄——事业有着大企业的规模,却又如同本土小台商一样具有亲切的乡土气息,但这一切从他变为台湾媒体大亨开始转变。
近四年来,他收购中时、办了《旺报》、投资了亚洲电视,买了中嘉系统台,现在更要买壹传媒。
在他的指挥下,摇摇欲坠的中时集团转亏为盈,原本各自为政的旗下媒体,也透过整合发挥了极大的联合作战能力。但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甚至比正面评价来得更加暴烈。
当上媒体老板后,蔡衍明斗志昂然,只要谁批评了他,旗下媒体便会炮口齐开,轰个体无完肤。学者黄国昌反对中嘉系统台被并购,结果黄因在抗议现场乱丢烟蒂遭中时与中天等媒体大篇幅炮轰,被人戏称为“大炮打小鸟”。
他在一整年的许多言论,对于不同意见者充满斗志的回击,一连串的媒体并购动作,与壹传媒爆发媒体对战的“狗咬狗”,每一件都引起台湾巨大的反应。“我本想做学生、年轻一代的偶像,没想到居然成为学生们呕吐的对象。”蔡衍明曾伤心地对媒体表示。
但就算千夫所指,蔡衍明也不会轻言放弃。他说自己的性格受他少时爱犬黑皮的影响:“它的精神启发了我。”他说,“黑皮精神”就是“很自信,也很敢斗”,再大的狗面前,都要迎向前去硬拼,战斗力十足。
  7个女人9个伢? 命令孩子不读大学
蔡衍明对家庭状况一向低调,20岁经人介绍下结婚,生下长子绍中、长女绍云之后23岁离婚,再也没有踏入婚姻。
外界传言,他至少有7个女人,共生了9个孩子。相比于事业上的成就,私底下的蔡衍明总说自己更得意能“搞定家庭”。蔡家从来没有曝出“豪门恩怨”,也未曾被媒体拍到过什么家族照片,这在狗仔横行的台湾简直就是个奇迹。他坦言,不管是否登记过,只要是他的女人生的孩子,一概都认。
由于自己高中都没读完就进入社会并取得成功,蔡衍明立下一条家规:孩子年满18岁便不再升学,直接进入企业学习经营。这在台湾是绝无仅有的例子。
对于念书,他有独到的哲学,首先,他是“务实主义”者,他认为“街头一年,更胜读书三年”,而小孩跟在他身边学习经营管理肯定胜过念什么商学院。其次,他认为必须给小孩一定的缺憾,他们才能“确实地认识自己”,才不会自满。
蔡衍明认为:“学历高的人定性不够,都不够了解自己,要求的待遇比别人高,却不懂得要求自己;反而是学历低的人,比较有耐心,知道自己的不足,工作起来比学历高的人更努力。”
  管理偏集权制 有点像宗庆后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蔡衍明“有点像宗庆后”。一个靠一包一包卖米果,以500亿元身家成为“2012胡润外来首富”;一个靠一瓶一瓶卖饮料,以105亿美元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
表面看来,这两个人有相似的特点,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创业进入传统食品快消行业,创始人稳定在位管理时间都超过20年以上,同样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擅长渠道运作,都在金融危机后其实业家价值方得以体现,一方面都极其低调内敛,但另一方面霸道而充满野心,管理风格更偏向集权制。
旺旺虽然取得不凡的成绩,但并非全身浸在阳光之中。从1992年进入大陆以来,旺旺至今仍未建立自己强有力的销售网络,随着食品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软肋带来的劣势或成为旺旺致命的弱点。“不要让他们太完美,要有点残缺,让他们有机会多学习。”或许对于曾如此教育孩子的蔡衍明而言,旺旺发展上的“留白”也是他的一个妙招。

旺旺集团创始人蔡衍明:19岁当老总赔掉一个亿相关文章: